logo

当前位置:首页>滚动 > >正文

其 十七 永别了,武器

其 十七 永别了,武器
2023-06-29 17:01:04 来源:哔哩哔哩

这段时间我在看学校论坛上卖二手键盘的帖子,因为我现在敲着的键盘“P”键已几近失灵。虽然我在这副键盘上最常使用的方式(指打游戏)并没有用到“P”,但不知道为什么,它提前一步丧失了功能。所谓生活没什么意义,就像这个短路的“P”键,也没啥意义,它指不定在哪天就断开连接,从此大家人海茫茫,再也不见。我寻找替代者的踪迹,或许下一个更好。

我读过很多小说,最近的一部是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还是海明威熟悉的味道,简短直接。小说前半部分平平无奇,后半部分剧情急转直下。是从哪里开始变化的呢,我觉得是在他(指男主人公)部队溃败逃亡开始的。前半部分平平无奇的美国少爷兵参加一战,在指挥部喝各色或白或红的葡萄酒,当一个既不重要又无甚责任的中下层军官,有下等兵帮忙打扫房间准备车马杂活,然后在一次战役里英勇受伤,以英雄身份回到后方大城市遇见一个心甘情愿和他干劈情操干柴烈火的漂亮英国护士姑娘,养伤休假的同时,不忘留给姑娘爱的结晶,而后又重返战场。这哪里是二十世纪的战争,简直是中世纪的贵族骑士传说。更有意思的是作为一个美国人,其实他也并不太关心战事的发展也没太多民族情感可言,对他来说前期参战是为了兴趣,后期溃败也无所谓,反正是你老欧洲打的稀烂,我润回美国你欧洲战局又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资料图片)

于是在溃败逃亡的路上,他还枪杀了同为脱离军队逃亡的士兵,理由是士兵不听从指挥。显得义正言辞又理所当然。战争嘛,总是残酷的。不过很有意思的剧情开始了,在他逃亡回到部队后,他发现军队开始枪毙逃亡的军官了。很快他被逮捕,以某个很随意的理由宣布枪决,并且立即执行。这就很有趣了,你以长官的身份枪毙了你的下属,那当你的长官调转枪口向你的时候,你会引颈就戮嘛?我们的美国骑士老爷给出了回答,当然不。

可见双标才是人类的本性。

由此剧情来到了高潮,他顺利保住一命,逃到后方,找到那位英国姑娘,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逃到瑞士,过了一段时间高度烈酒和白雪茫茫的山中隐士生活,最后姑娘难产去世,他自此孤身一人,剧终。

我在看到姑娘离世时,心里也很难受,仿佛我也置身于那个深夜的雨中。但我又觉得好像能看到另一个人,那个被他或者被他下令枪毙的士兵。

一个意大利的士兵,在意大利的土地,被一个美国小军官随意的枪杀了。而这位军官最怀念的,是他准备带回美国老家的漂亮未婚妻。

实在是讽刺。

我不知道这位士兵是因为什么加入了军队,是被汹涌的爱国主义宣传所鼓动,是因为无地无产的穷人只为到军队里混口饭吃,还是因为军队用枪指着他脑袋,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还有什么亲人,或者也有一个未婚妻等着他回去。总之他被一个莫名其妙的人,以一种莫名其妙的原因杀掉了。他没有死在所谓的保家卫国上,甚至死后或许还会被认为是军队叛徒。而当有人想以同样莫名其妙的原因杀掉枪杀他的人时,这位军官竟然显出一种惊讶莫名,万万不能接受的样子,逃离了军队。

于是这位士兵死了。悄无声息。

而杀人者大概只会永久怀念意大利的葡萄酒,瑞士的皑皑雪山和英国的漂亮姑娘。

这或许是这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情节。

这本书出版是1929年,身处咆哮的二十年代,柯立芝繁荣带来的极端反战思想贯穿了全文。

不过这本书是1929年9月27日出版,一个月后,1929年10月29日,纽交所股市暴跌,大萧条开始了。

8年后,西班牙内战打响,海明威再次拿起了武器,投入了红色的海洋。

我并不爱谈所谓的主义,因为人总是会变的,我曾大骂过某位历史人物,如今却觉得他如同伊卡洛斯一般,只是离太阳太近了,于是化掉了羽毛上的蜂蜜。就如同海明威一样,他在1929年写下来倡导和平的文章,但他在1937年又义无反顾的拿起了他的武器,加入了另一场战争。而今天大家把海明威热情的称为同志,不知道明天又会为他戴上怎样的冠冕。

也不会有人在意那位被送上前线又莫名死去的小兵。

至于我自己,我仍在论坛上翻找二手键盘的消息,希望能找到合适的替代品,或许它的“P”键能用,或许也不能。

我的人生没有什么沉重的意义,所以我爱我的人生。

标签: